eps是什麼?股價、公式、計算、合理股價

eps是什麼?股價、公式、計算、合理股價

每股盈餘(EPS)是投資股票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,它反映了公司的獲利能力,是評估企業表現和股票估值的重要依據。然而,EPS並非越高越好,投資者需要綜合考慮產業特性、公司成長性、本益比等多重因素,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。本文深入探討了EPS的計算方式、類型、應用以及常見迷思,並以長榮海運和長榮航空2023年的EPS表現為例,剖析EPS在實際投資中的應用。此外,本文還提供了查詢每月EPS概略資訊的方法,幫助投資者更全面地掌握企業的獲利動態。

什麼是EPS?

每股盈餘(Earnings Per Share,簡稱EPS)是衡量上市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,代表公司在特定期間內,每一股普通股所賺取的淨利潤。EPS的計算公式如下:

EPS = 稅後淨利 / 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

EPS的類型

  • 基本EPS: 僅考慮已發行普通股,不考慮潛在稀釋因素,如可轉換債券、員工股票期權等。
  • 稀釋EPS: 將所有潛在稀釋因素,如公司B發行的可轉換債券、員工股票期權等考慮在內,計算出更保守的EPS數字。

如何解讀EPS?

EPS越高,代表公司獲利能力越強,能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。投資者通常會比較同產業公司或競爭對手的EPS,如台積電與其他半導體公司的EPS,以評估投資標的的相對吸引力。EPS的成長性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,持續成長的EPS代表公司具有良好的獲利能力。

EPS的應用

  • 評估企業獲利能力: EPS的成長趨勢有助於判斷公司是否具備持續獲利能力。
  • 計算本益比(P/E Ratio): 本益比是股票價格與EPS的比值,常用於評估股票估值是否合理。
  • 預測未來股利: EPS是公司發放股利的基礎,高EPS的公司通常有能力發放較高的股利。

EPS的限制

  • 會計操縱: 公司A可能透過會計手法美化EPS數字,投資者應審慎評估。
  • 產業差異: 不同產業的EPS水準差異大,不適合直接比較。
  • 未反映未來成長性: EPS僅代表過去或當下的獲利能力,無法預測未來表現。

總股數與流通股數的影響

EPS的計算中,分母為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,而非公司B的總股數。流通在外股數是指可以在市場上自由交易的股票數量,不包括公司B持有的庫藏股、限制性股票等。當公司B進行股票回購、增資或配股等行為時,流通在外股數會發生變化,進而影響EPS。

美股EPS

美股EPS的計算方式與其他市場類似,但需要注意的是,美股上市公司通常按季度公布財報,因此投資者可以看到更頻繁的EPS數據。此外,美股市場資訊透明度較高,投資者可以更容易地獲取相關資訊。

稀釋股的影響

稀釋股是指可能增加流通在外股數的潛在股票,如可轉換債券、員工股票期權等。當稀釋股轉換為普通股時,會增加流通在外股數,導致EPS下降。因此,投資者在評估企業盈利能力時,除了基本EPS,還應關注稀釋EPS,以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獲利狀況。

EPS多少才合理?

投資股票時,EPS(每股盈餘)是重要的參考指標,但多少EPS才算合理?EPS與股價之間又有什麼關聯?本文將深入探討,為您揭開EPS與股價的迷思。

迷思一:EPS越高越好?

EPS越高代表企業的每股盈餘越高,但這並不代表股票越值得投資。高EPS可能伴隨著高股價,導致本益比過高,投資風險也隨之增加。

迷思二:EPS與股價成正比?

EPS與股價並非簡單的正比關係。股價受到多重因素影響,包括市場情緒、產業前景、公司競爭力等。高EPS的公司股價可能因市場看壞而下跌,低EPS的公司股價也可能因未來成長潛力而上漲。

如何判斷EPS是否合理?

  1. 產業比較: 比較同產業或競爭對手的EPS,了解目標公司的EPS是否處於合理範圍。例如,台積電作為半導體產業的龍頭,其EPS表現自然會與其他半導體公司有所差異。
  2. 歷史比較: 觀察公司EPS的歷史趨勢,了解其獲利能力是否穩定成長。如果一家公司的EPS呈現穩定的上升趨勢,代表其獲利能力持續增強。
  3. 本益比(P/E Ratio): 本益比是股價與EPS的比值,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成長性的預期。過高或過低的本益比都可能代表股價被高估或低估。
  4. PEG Ratio(本益成長比): PEG Ratio考慮了公司EPS的成長性,更全面地評估股票估值。一般認為PEG Ratio = 1代表合理估值。

EPS的合理範圍

EPS的合理範圍並無定論,需根據產業、公司規模、成長性等因素綜合判斷。一般而言,成熟產業的EPS較穩定,成長型產業的EPS波動較大。投資人可以參考公司的財報,了解其稀釋每股盈餘,並結合以上判斷方法,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。

EPS股價與本益比

EPS (每股盈餘)、股價與本益比是股票投資中密不可分的三角關係,相互影響且提供不同面向的資訊,是投資人做出明智決策的重要依據。

EPS (每股盈餘)

EPS代表公司每一股普通股所賺取的淨利潤,反映公司獲利能力。EPS越高,表示公司賺錢能力越強,但需注意其是否具備持續性。

本益比 (P/E Ratio)

本益比是股價與EPS的比值,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成長性的預期。高本益比代表市場看好公司前景,願意付出較高價格購買其股票;低本益比則可能代表市場看淡公司前景或認為股價被低估。

EPS、股價與本益比的關係

EPS、股價與本益比三者相互關聯,可用以下公式表達:

股價 = EPS x 本益比

此公式可做以下應用:

  1. 預估合理股價: 若已知EPS與合理本益比,可預估出合理的股價範圍。
  2. 評估投資價值: 比較實際股價與預估合理股價,判斷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。
  3. 計算預期報酬率: 結合預估股價與持有期間,計算預期報酬率,評估投資是否值得。

注意事項

  • EPS並非唯一指標: EPS僅反映過去或當下的獲利能力,無法預測未來表現。
  • 本益比具有主觀性: 合理本益比因產業、公司規模、成長性等因素而異,需綜合判斷。
  • 市場情緒影響股價: 股價受到市場情緒、投資氛圍等非理性因素影響,可能偏離合理價值。

eps怎麼算?eps公式

每股盈餘(Earnings Per Share,簡稱EPS)是評估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,也是投資決策的關鍵參考。本文將深入解析EPS的計算公式、類型與應用,助您掌握這項重要財務指標。

EPS的計算公式

EPS的基本計算公式如下:

EPS = (稅後淨利 - 優先股股利) / 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

稅後淨利: 指企業在特定期間(通常為一季或一年)內,扣除所有費用、稅金後的淨利潤。

優先股股利: 若企業發行優先股,需將支付給優先股股東的股利從稅後淨利中扣除。

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: 考慮股數變動因素,以加權平均方式計算流通在外股數。

EPS的類型

  • 基本EPS: 僅考慮已發行普通股,不考慮潛在稀釋因素,如可轉換債券、員工股票期權等。
  • 稀釋EPS: 將所有潛在稀釋因素考慮在內,計算出更保守的EPS數字。

EPS的應用

  • 評估企業盈利能力: EPS越高,代表企業獲利表現越強,能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。
  • 比較企業表現: 可比較同產業或競爭對手的EPS,了解目標企業的相對競爭力。
  • 計算本益比: 本益比是股票價格與EPS的比值,常用於評估股票估值是否合理。
  • 預測未來股利: EPS是企業發放股利的基礎,高EPS的企業通常有能力發放較高的股利。

注意事項

  • 會計準則影響: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會計準則可能影響EPS的計算方式,需留意比較基礎。
  • 非唯一指標: EPS僅反映過去或當下的獲利能力,無法預測未來表現,需搭配其他財務指標綜合評估。
  • 可能存在操縱風險: 企業可能透過會計手段美化EPS數字,投資者應保持警覺。

EPS多少才算好?EPS越高越好嗎?

EPS(每股盈餘)是衡量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,但EPS越高就代表越好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本文將為您深入剖析EPS的迷思,並提供更全面的投資評估觀點。

迷思:EPS越高越好?

高EPS確實代表企業獲利能力強,但並非越高越好。投資股票時,除了EPS,還需考量以下因素:

  1. 產業特性: 不同產業的EPS水準差異大,例如科技業的EPS通常高於傳統產業。因此,比較EPS時應以同產業或競爭對手為基準。
  2. 成長性: 高EPS若無成長性,可能代表公司已進入成熟期,未來成長空間有限。投資者應關注EPS的成長趨勢,而非僅看單一數字。
  3. 本益比(P/E Ratio): 本益比是股價與EPS的比值,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成長性的預期。高EPS若伴隨高本益比,可能代表股價已過度反映獲利能力,投資風險較高。
  4. 獲利品質: EPS的來源也需關注。若EPS主要來自業外收益或一次性收入,則其持續性可能較差,需謹慎評估。

如何評估EPS是否合理?

  • 縱向比較: 觀察公司EPS的歷史趨勢,了解其獲利能力是否穩定成長。
  • 橫向比較: 比較同產業或競爭對手的EPS,了解目標公司的EPS是否處於合理範圍。
  • 結合本益比: 綜合EPS與本益比,評估股票估值是否合理。
  • 分析獲利來源: 了解EPS的組成,判斷其是否具備持續性。

投資建議

EPS是重要的投資參考指標,但並非唯一的判斷標準。投資者應綜合考慮公司財務狀況、產業前景、競爭優勢等因素,並結合本益比、股息殖利率等指標,做出全面的投資決策。切勿盲目追求高EPS,而忽略了公司整體的投資價值。

長榮2023 EPS表現回顧

2023年,全球經濟放緩導致貨櫃航運市場需求疲軟,運價大幅下跌,加上燃料價格、港口費用等成本上升,對長榮海運(2603)的獲利能力帶來壓力。然而,長榮海運仍繳出每股純益(EPS)16.7元的成績單,展現其穩健的經營能力。

影響長榮海運EPS的因素:

運價下跌: 全球經濟放緩導致貨櫃航運市場需求疲軟,運價大幅下跌,直接影響長榮海運營收與獲利。

成本上升: 燃料價格、港口費用等成本上升,壓縮長榮海運的獲利空間。

業外收益減少: 相較於2022年,2023年業外收益減少,影響整體獲利表現。

長榮海運的應對策略:

面對市場變局,長榮海運採取多項策略維持競爭力,包括優化航線網絡、拓展多元業務(如物流、倉儲等),以及強化數位轉型,以提升營運效率、降低成本並開拓新的獲利來源。這些策略有助於維持長榮海運的獲利成長性,使其在充滿挑戰的航運市場中仍具備競爭優勢。

長榮航空:客運復甦帶動獲利創高

相較於長榮海運,長榮航空(2618)在2023年表現亮眼。受惠於客運市場復甦,長榮航空2023年營收及獲利同創新高,稅後純益達215.94億元,年增率高達204%,每股盈餘(EPS)達4.01元。

長榮航空的EPS表現反映了其在客運市場的強勁復甦,以及公司在營運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出色表現。隨著全球旅遊市場持續回暖,預計長榮航空的獲利能力將繼續保持成長趨勢。

EPS:評估企業獲利能力的關鍵指標

EPS是衡量上市企業獲利表現的重要指標,也是投資決策的關鍵參考。EPS的成長性更是反映公司A或公司B是否具備持續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。然而,EPS並非唯一的評估標準,投資者仍需綜合考慮其他因素,如產業前景、公司競爭優勢等,才能做出全面的投資決策。

如何查詢每月eps?

EPS(每股盈餘)是投資人評估企業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,但上市櫃公司通常僅按季度或年度公布EPS數據。若想追蹤更即時的獲利動態,可透過以下方法查詢每月EPS的概略資訊:

方法一:利用月營收推估

  1. 查詢月營收: 上市櫃公司每月須公布營收數據,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或各大財經網站查詢。
  2. 估算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: 參考公司過往財報,了解其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的平均水準。
  3. 推算稅後淨利: 根據月營收、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,推算出當月的稅後淨利。
  4. 計算EPS: 將稅後淨利除以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,即可得到當月的EPS概估值。

方法二:參考券商報告

許多券商會定期發布研究報告,其中可能包含對個股每月EPS的預估值。投資人可參考多家券商的報告,綜合評估其預測的準確性。

方法三:觀察法說會及新聞資訊

企業法說會或新聞稿中,可能透露對未來營運展望的看法,投資人可從中推敲對EPS的影響。

EPS 有負數嗎?

EPS 是否可能出現負數?答案是肯定的。每股盈餘為負數代表企業在特定期間內出現虧損。這意味著公司的稅後淨利不足以支付股東的股利,甚至可能出現負值。

EPS 負數的原因

每股盈餘呈現負數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:

營運虧損: 公司本業經營不善,導致營業收入無法彌補營業費用,出現虧損。

業外損失: 公司可能因投資失利、資產減損、匯兌損失等業外因素導致虧損。

特殊事件衝擊: 如訴訟賠償、天災人禍等突發事件,可能導致公司產生巨額費用或損失。

會計處理因素: 特定的會計處理方式,如資產減值、存貨跌價等,可能導致公司帳面上的獲利減少,甚至出現虧損。

EPS 負數對投資人的影響

每股盈餘負數代表獲利能力不佳,股價可能因此下跌。然而,EPS 負數並不一定代表毫無投資價值。投資人應深入分析虧損原因,判斷是短期因素還是長期問題。若為短期因素,公司仍有機會扭轉頹勢;若為長期問題,則需謹慎評估投資風險。

台積電的 EPS 表現

以台積電為例,作為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廠,其 EPS 表現一直備受投資人關注。台積電的每股盈餘多數時間維持正數,代表其獲利能力穩定。然而,即使是台積電,也曾在金融海嘯期間出現過 EPS 負數的情況。

如何看待 EPS 負數?

面對每股盈餘負數,投資人應保持冷靜,深入分析公司財報,了解虧損原因。同時,可參考同產業其他公司的每股盈餘表現,以及公司過去的獲利記錄,綜合評估公司的長期發展潛力。

總結

EPS是投資股票的重要參考指標,但並非唯一的判斷標準。投資者應綜合考慮公司財務狀況、產業前景、競爭優勢等因素,並結合本益比、股息殖利率等指標,做出全面的投資決策。切勿盲目追求高EPS,而忽略了公司整體的投資價值。此外,透過月營收推估、參考券商報告、觀察法說會及新聞資訊等方法,投資者可以更即時地掌握企業的獲利動態,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。

返回頂端